文字
圖片
鄂溫克族的手工藝主要有刺繡、雕刻、剪紙和紙偶造型藝術(shù)等。
刺繡包括線繡與補繡。線繡需要事先準備好白紙圖樣,貼在所要刺繡的位置,然后在皮革或布上直接用彩線繡出圖案,也有不用圖樣直接用線繡的。補繡是把皮塊或彩布剪成所要繡的形狀,最后將所有分部拼成所要繡圖形的整體,用線沿邊緣釘繡在衣物上。鄂溫克族刺繡的圖案一般有龍鳳、鶴鹿、蝴蝶、鴛鴦、石榴、荷花、橋樓、山水、日月、云卷紋、幾何紋等,多用于服裝、靴鞋面、搖籃頭襯、枕頭頂、煙荷包、手套和針線包上。
鄂溫克族的雕刻包括骨刻、木刻與樺樹皮刻。骨刻的工具是鐵制刻刀。骨刻制品一般有筷子、衣扣、板指、使用馴鹿時所用鞍子的配件、縫衣物時為拉緊線而用的拉線棒等,不同的用具上刻有不同的花紋。木刻的工具也是鐵制刻刀。木刻一般多用于神像、刀柄、煙鍋和白樺木制的馴鹿鞍具、背夾上。一般的花紋有“奧豪爾”,這種花紋有勾有彎,仿松樹形狀,有馴鹿不會跑掉的意思。背夾上的花紋則是犭罕 、馴鹿、松鼠、天鵝等。樺樹皮雕的工具用犭罕骨制成的刀,分二、三、四齒幾種。雕刻時,先用小刀或錐子把圖案輕輕畫在樺樹皮上,再用犭罕骨刻刀耐心地刻出花紋圖案。圖案一般有云卷紋、菱形紋、水波紋、花鳥等。用顏料涂上藍、紅色,使圖案呈現(xiàn)出色彩對比和立體感。鄂溫克族樺樹皮制品有盆、碗、盒、桶、箱等多種多樣,其制品本身就是非常古樸風(fēng)雅的藝術(shù)品,再雕刻上各種花紋圖案,倍添精致、美觀。
鄂溫克族的剪紙包括樺樹皮剪花和皮毛剪花。樺樹皮剪花的圖案一般有云卷、鹿角和蝴蝶等,用于作為樺樹皮器具的裝飾,也有各種動物形狀作為兒童玩具。皮毛剪花指獸皮染色后剪出各種花紋,一般用于做服飾剪貼補花,多以云卷圖案為主。
鄂溫克族的紙偶造型又名“阿訥罕”。、制作過程是先用白紙剪出各種衣服形狀,與頭粘貼成一個能立著的紙偶人形。有的紙偶做得非常漂亮,穿戴如同真人一般精致,人物形象維肖維妙。紙偶是鄂溫克少女的玩具,幾乎家家女孩都玩“阿訥罕”,有的多達幾十件。玩紙偶時,少女們通常會模仿生活場景,用小木塊、火柴盒壘起來的床和屋子,、用彩紙剪或折疊成被褥,讓紙偶間互相串門,拜年等。不玩時,把紙偶放平,放到紙盒或木匣內(nèi)。
參考資料:
1.《鄂溫克族社會歷史調(diào)查》國家民委民族問題五種叢書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編輯組編,1986年。
2.中文百科在線鄂溫克藝術(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