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
圖片
在雙江,有一個偏遠的小山村,因這里“出產(chǎn)”蜂桶鼓和蜂桶鼓舞而遠近聞名,它就是邦丙鄉(xiāng)南直村。蜂桶鼓和蜂桶鼓舞是雙江布朗人的獨門絕活,完全屬于雙江布朗人。蜂桶鼓源于它的形狀像民間養(yǎng)蜂的蜂桶而得名,而蜂桶鼓的由來卻充滿了神秘的傳奇色彩。相傳:
在混沌初開的遠古時代,天上有九個太陽無遮無攔炙烤著大地,地球生靈涂炭。那時地球上萬物通心,互為依存。為改變生存現(xiàn)狀,地球上的生靈推舉白猴王上天請求執(zhí)掌地球生靈命運的天神幫忙,減少太陽照射。白猴王在九重天上發(fā)現(xiàn)眾神仙不理正事,在尋歡作樂。白猴王一怒之下飛腿踢斷水塔天柱。一時間天空電閃雷鳴,暴雨傾盆,大雨越下越大,持續(xù)下了七七四十九天,洪水幾乎彌漫了整個大地,眼看洪水就要毀滅一切,就在萬物生靈生死存亡的緊急關(guān)頭,一群蜜蜂冒死沖破雷電上天請求天神下凡救人。蜜蜂的誠心感動了執(zhí)掌人類的天神,天神答應(yīng)下界施救,可惜天神下界時只找到奄奄一息的兩兄妹。兄妹倆按照天神的旨意成婚,人類才得以繁衍至今。兄妹成婚繁衍人類,天神為使人類多姿多彩,就把人類分為不同的民族,講不同語言。布朗族就是其中的一支。布朗人心地醇厚,天神把報答蜜蜂救命之恩的大任交給了布朗人的先民。布朗人的先民不負重托,找來空心的巨木截斷做成蜂桶,讓它住在里面,和自己相依相伴。為使世世代代牢記蜜蜂的這一功勛,布朗人還創(chuàng)造了蜂桶鼓舞,在每年祭祀和年節(jié)時集體歡舞。
現(xiàn)今的蜂桶鼓直徑一般25—30厘米,高70—80厘米,以攀枝花樹或柳樹挖空樹心,兩端蒙上牛皮制成,形似蜂桶。鼓棒直徑3—4厘米,長40—50厘米,兩端系有彩色布條。
蜂桶鼓舞是布朗族的群眾性舞蹈,分為三步和五步兩種。演出時,由兩名年輕男女雙手各持一條“帕節(jié)”(即毛巾)在前面跳“帕節(jié)舞”引導(dǎo),舞蹈動作主要是甩手巾。其后是蜂桶鼓隊,一般為4—6只,后緊隨2只象腳鼓,之后是6人敲打的大、中、小芒和镲,最后是跟著跳舞的人們和助興的老幼。蜂桶鼓舞的節(jié)奏明快熱烈,幾種打擊樂器相配合,“嘣咚、嘣咚……嘭嚓、嘭嚓……鏘切、鏘切……”,高、中、低音融為一體,獨具情趣。動作大方、瀟灑、粗獷、活潑;舞姿輕盈、柔和、細膩。大南直布朗蜂桶鼓隊多次被邀赴省城和省外演出,向人們展示了本民族獨特的文化藝術(shù)風(fēng)采。
資料來源:雙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縣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