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薩克族歷史悠久,自古以來就是游牧民族,其先民在公元前就已經(jīng)活躍在歷史舞臺上。15世紀20年代,阿布爾海爾汗在金帳汗國東部建立了烏孜別克汗國,1456年,克烈汗和賈尼別克汗率領哈薩克族人民反抗其統(tǒng)治,向東遷徙至楚河和塔拉斯河流域,并自此建立了哈薩克汗國。1468年,烏孜別克汗國解體,其領地和人民臣屬于哈薩克汗國?!?/p>
哈薩克汗國在哈斯木汗王統(tǒng)治時期空前繁榮,汗國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等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取得了長足的發(fā)展,極大的進步,其管轄的疆域面積也在不斷擴大。哈斯木汗統(tǒng)治時期,他完全統(tǒng)一了哈薩克族各部落,形成了地域遼闊的哈薩克汗國。
據(jù)相關史料記載,當時哈薩克汗國人口已達100萬之多,軍隊已超過30萬。1523年,哈斯木汗去世之后,汗國為爭奪汗位而發(fā)生內(nèi)訌,此后的一段時間是哈薩克汗國的衰落、分裂的時期。時隔十五年之久,即1538年,哈斯木汗之子哈克那札爾為可汗。哈克那札爾汗執(zhí)政長達42年,再一次鞏固了哈薩克汗國建立起的政權,平定了內(nèi)亂。這一時期被稱為哈薩克汗國的中興時期。
1598年,契戛依汗之子額什木繼續(xù)為可汗王。他以“魁梧的額什木汗”而聞名于世,被人們熟知。他即位后,積極與周邊國家建立友好的關系,以武力征服叛離者,使汗國重歸統(tǒng)一。1628年,額什木汗去世之后,其子楊吉爾繼承汗位。這一時期,蒙古準噶爾部逐漸強盛起來,時常入侵哈薩克汗國。哈薩克汗國與準噶爾人之間先后發(fā)生過三次規(guī)模較大的戰(zhàn)爭。1652年的第三次戰(zhàn)爭中,楊吉爾汗在戰(zhàn)場上不幸陣亡。楊吉爾汗去世后,汗國內(nèi)部便開始爭權奪利,發(fā)生內(nèi)訌,沖突不止,勢力較強的蘇丹企圖自立為汗,汗國處于四分五裂的狀態(tài),人民生活更是苦不堪言。
1680年,楊吉爾汗之子頭克為可汗后,立即著手加強汗王的權力和地位,并積極采取一系列措施維護各部落之間的團結(jié),隨后汗國又實現(xiàn)了安定統(tǒng)一。但17世紀末至18世紀初,準噶爾曾多次侵擾哈薩克汗國,1718年,頭克汗去世后,汗國內(nèi)部再一次出于分裂的狀態(tài)。準噶爾當年乘勢大舉進攻哈薩克汗國,哈薩克汗國受到內(nèi)外夾擊,傷亡慘重。1723—1728年,是哈薩克人民歷史上的“大災難時期”。1723年,準噶爾大軍突襲塔拉斯河流域的哈薩克部落,燒殺搶掠。1724—1725年,準噶爾軍隊攻入錫爾河流域,攻占哈薩克汗國的統(tǒng)治中心,即土爾克斯坦城。于是,哈薩克族人民四散奔逃,流離失所,人民遭受了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大災難,這種混亂不堪的局面延續(xù)了5年之久。
1755—1757年,清朝政府平定了準噶爾部,這也為哈薩克族各部落解除了來自準噶爾的威脅。當時阿布賚汗差遣使者到伊犁與清政府洽談,表示愿意與其建立朝貢的藩屬關系,乾隆皇帝接受了阿布賚汗的臣服,并頒發(fā)了冊封阿布賚的敕諭。
19世紀中葉起,沙俄侵入廣袤的哈薩克草原,還有原屬清朝伊犁將軍管轄的巴爾喀什湖以東、以南的地區(qū),1864—1883年,沙俄以種種手段迫使清政府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1864年,哈薩克族的克烈12部無法忍受沙俄的統(tǒng)治和壓迫,離開原牧地,遷入中國境內(nèi)的阿爾泰山區(qū);1883年,哈薩克黑宰部落3000多戶遷入伊犁地區(qū)和博爾塔拉地區(qū),部分乃蠻部落遷入阿爾泰地區(qū)的哈巴河縣;此后,又有不少哈薩克族脫離沙俄,進入劃界后的中國境內(nèi)。到19世紀中葉,伊犁、塔城、阿爾泰的大部分地區(qū)成為哈薩克族的游牧地。一百多年來,哈薩克族人民為祖國的邊疆建設及各項社會事業(yè)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1949年后,實行民族區(qū)域自治政策,1954年11月27日,成立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州人民政府所在地為伊寧市,轄伊犁、塔城、阿勒泰三個地區(qū),還有伊寧、奎屯兩市。1954年7月17日成立了木壘哈薩克自治縣;1954年9月30日了巴里坤哈薩克自治縣;1954年4月27日成立了甘肅阿克塞哈薩克族自治縣。
參考資料:
1.帕提曼.哈薩克族民俗文化[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第一版。
2.《哈薩克族簡史》編寫組.哈薩克族簡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