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薩泥塑、布制面具植根于民間的傳統(tǒng)藝術。 資料圖片
西藏自治區(qū)拉薩市城關區(qū)恰彩崗路11號是八廓街東面諸多巷院里一個極其普通的大院。在這里,一個集土建、唐卡繪畫、金屬雕刻、木雕、古藝建筑研究、西藏傳統(tǒng)手工藝技能培訓為一體的國家文化產(chǎn)業(yè)示范基地——拉薩古藝建筑美術公司就坐落在這個古樸的大院內(nèi)。
拉薩泥塑面具制造技藝室位于此院最東面。2010年,拉薩市城關區(qū)古藝建筑美術公司泥塑組的技藝被列入西藏自治區(qū)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拉薩泥塑面具制作技藝”。
筆者到達時,拉薩泥塑面具手工技藝師邊巴盤腿端坐于卡墊上,正精心制作著一幅泥塑的宗教面具。
在這間并不算寬敞的泥塑面具制造技藝室內(nèi),有許多出自邊巴之手的泥塑佛像和泥塑面具。多件布塑面具散落地擺放在簡陋的藏式柜上或懸掛在墻上。邊巴告訴筆者,西藏傳統(tǒng)泥塑工藝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運用泥塑塑造的作品絕大部分是佛像。佛像造型不計其數(shù),但從形態(tài)上,可分為喜相、怒相兩大類。凡是神佛形象,無不嚴格按照規(guī)定的尺寸比例塑造。
在西藏,面具從內(nèi)容上大致分為宗教面具和民間面具兩大類??傮w上,又可細分為跳神面具、寺院懸掛面具、戲劇面具、歌舞面具和說唱折嘎面具五大類。在這些分類中,并沒有泥塑面具。然而,追根溯源,它們無不與泥塑面具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梢哉f,泥塑面具正是根植于雪域高原的最為隱秘的傳統(tǒng)手工技藝。
在拉薩泥塑面具制造技藝室里,由邊巴制作完成的泥塑佛像與泥塑面具散落地擺放著。和許多泥塑手工藝人一樣,邊巴既是一名泥塑佛像技藝師,也是一名泥塑面具制作者。自古至今,泥塑面具與泥塑佛像的技藝根植一處,都屬于西藏的泥塑手工技藝,其所使用的原材料都是以泥土為主,再加上麻繩、草繩、棉花以及部分藥材,但并無固定比例。因此,對于一名泥塑手工技藝者來說,制作工序中的經(jīng)驗與判斷至關重要。
既為泥塑,其主原料自然為泥土。但筆者了解到,制作佛像或面具的泥巴卻極為講究,而且深藏門道。
邊巴說,用于泥塑的原料泥土,需要品質(zhì)上乘的、黏度足夠的、細膩光滑以及合適濕度的泥土。他解釋說:“普通的泥土沒有那種制作泥塑佛像或面具所需的韌性,所以第一步選擇好原料非常重要。在拉薩,這種泥巴也只有在林周縣的洛巴堆和墨竹工卡縣甲瑪溝的孜姆這兩處地方才能取到。到現(xiàn)在,泥塑手工技藝師會用一定的金額從當?shù)卮迕裉庂I來泥土用以制作泥塑工藝品?!?/p>
“過去,泥塑工藝師若是在某地見到可以作為泥塑制品的原料土,會向土地所屬主人以錢物交換的方式買泥土。但如果屬于無主土地,那也需要舉辦相應的宗教儀式,通過儀式向當?shù)氐耐恋厣裾埻梁蟛趴扇⊥?。”邊巴介紹道。
這些習俗至今并未改變,是每一個泥塑工藝師口耳相傳的秘訣,也是每一位泥塑工藝師通過師傅手把手傳授的要領。這也是泥塑面具技藝傳承至今的魅力所在。
筆者了解到,泥塑面具的制作,以泥巴為主原料,通過手工技藝人的雙手,分揉捏、塑型、雕刻、拋光、打磨、上色等步驟。在泥土中加入麻繩、草繩,再加一些藏紙、藥材,有時還需加一些棉花。從原料的選擇到每一個制作步驟的用心程度,都對泥塑面具最終的成形影響極大,因此也極大地考驗著每一位制作泥塑佛像或面具師傅的才藝和技能。
今年46歲的邊巴,小時成長于拉薩堆龍德慶縣農(nóng)村。17歲時,家中長兄將他送到哲蚌寺藝僧洛桑丹增處開始系統(tǒng)學習泥塑造像技藝。由此,邊巴在這個藏傳佛教格魯派大寺一待就是10年。
10年時間,邊巴不僅在哲蚌寺學得了傳統(tǒng)技藝,而且讓他在深山古廟磨煉了靜心處世的個性。邊巴說:“泥塑佛像制作時一定要按照標準進行,就像畫唐卡一樣,同樣要把《造像度量經(jīng)》牢記在心里,在制作時要不停地默背佛像的尺寸大小,所以你看這些已經(jīng)制作好的泥塑佛像在輪廓上都是固定的,只是在一些裝飾品上有所不同。制作一幅泥塑面具自然也是這個道理?!?/p>
邊巴所在的拉薩古藝建筑美術公司成立于上世紀80年代,在隨后的30多年時間里,這個公司參與了西藏很多寺廟的維護、重建工作,也培養(yǎng)了一大批優(yōu)秀的手工藝人。“就拿面具制作技藝來說,我們從2005年就開始培養(yǎng)自己的手工藝人,雖然說現(xiàn)在還處在發(fā)展階段,但我覺得傳承優(yōu)秀的民族手工藝是我們的責任,我們有必要讓更多的人了解、接觸到這些傳統(tǒng)文化。”拉薩古藝建筑研究所所長普布次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