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片这里只精品看|精品一区二区口爆视频|欧美成人片一区二区三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高清视频|亚洲欧美日韩一区二区观看|亚洲欧美日韩在线一区二区|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网成人|四虎国产永久在线精品免费观看

您好,歡迎中國民族文化資源庫!

全部分類

您的位置:  首頁 > 文字 > 民族文博 > 民族文博概述  > 詳細頁面

中國文字博物館民族文字陳展巡禮

來源:中國民族文博-第五輯 作者:王雙慶 2018年06月20日 閱讀量:

  文字是人類文明的歷史見證和傳承載體,是民族生命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具體體現,也是維系民族團結、凝聚民族力量的精神紐帶。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多民族的文化孕育了不同的文字種類。

  縱觀古今,少數民族文字和漢字的交相輝映,共同構成了中華文字的大家庭。文字的產生,凝聚了炎黃子孫認識、自然改造自然的心血智慧;文字的發(fā)展,寫照了中華民族融合進步走向統一的文明歷程。以漢字為主體的中國各民族文字,超越了時空的限制,并以其強韌的生命活力綿延至今,成為當今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群。

  中國文字博物館是“十一五”期間國家重大文化工程,是以文字為主題的國家級博物館,致力于包括少數民族文字在內的中國文字的保護、研究和傳承。本文從基本陳列和臨時展覽兩個方面介紹中國文字博物館少數民族文字的陳展情況。

  一、基本陳列——民族文字大家庭

  中國文字博物館的展覽分為序廳、基本陳列、專題陳列和臨時展覽四部分。序廳是概覽,重點突出中國文字博物館是中國文字發(fā)展史的藝術殿堂,分東、西、南、北四面浮雕,其中西面浮雕為少數民族文字,集中展示了少數民族文字中比較典型的吉祥話語,使參觀者在游覽之初便對少數民族文字有個初步的印象,體現了民族文字在中國文字大家庭中的重要位置。

  基本陳列的第二部分是少數民族文字。通過對民族文字文物的陳列,反映中華各民族在歷史的長河中水乳交融、共同發(fā)展,不同背景和特征的多元文化共同構筑了不朽的東方文明古國,同時宣傳和弘揚黨的搶救、發(fā)掘和保護以及幫助發(fā)展民族語言的方針政策。

  為便于展示,我國少數民族文字根據其創(chuàng)制時間、使用范圍和改進發(fā)展情況,大致分為古代民族文字、傳統民族文字、新創(chuàng)與改進民族文字等類別。

 ?。ㄒ唬┕糯褡逦淖?/p>

  古代民族文字是指我國古代歷史上創(chuàng)造或從域外傳入的民族文字,這些文字曾用于特定的歷史時期,曾在歷史上發(fā)揮了不同程度的作用,后因使用這些文字的民族群體的分化融合或語言轉用等原因而停止使用并逐漸消失。盡管如此,這些文字的文獻和文物仍然記錄了豐富的史實,反映了我國古代不同民族的社會制度和社會生活。

  我國古代民族文字的產生渠道多樣,有些和人類最古老的文字淵源關系密切,主要是受西域佛教傳播影響進入我國的。這些文字源于非常古老的阿拉美字母、婆羅米字母,如佉盧文、焉耆-龜茲文、于闐文、粟特文、突厥文等。而回鶻文又是在粟特文的基礎上發(fā)展演變而成,從回鶻文進而衍生出后來的蒙古文、滿文、錫伯文等。有些則直接或間接地受漢字字符和結構的影響而產生,如契丹文、西夏文、女真文等,這些文字相對于漢字又有很大的變化和創(chuàng)新。

  這些民族文字的產生和使用年代最早可追溯到公元2~3世紀,較晚創(chuàng)制于16世紀的滿文一直沿用至近現代。它們中有些曾是當時國家或地方性政權的官方文字,如元代的八思巴字,清代的滿文,宋元時期的西夏文、契丹文、女真文等。

  中國古代民族文字總表

文字

創(chuàng)制或傳

入時間

地區(qū)

類型

字母

語言

佉盧文

公元2世紀左右

于闐(今新疆和田)、鄯善(今新疆若羌)

拼音

阿拉美字母

印度語族的一種語言

粟特文

公元2~3世紀

西北敦煌、吐魯番等地

拼音

阿拉美字草書

粟特語

焉耆龜茲文

公元3

世紀

新疆焉耆、吐魯番、庫車等地區(qū)

拼音

婆羅米斜體字母

吐火羅語

于闐文

公元5

世紀

新疆于闐地區(qū)(今和田)

拼音

出印度婆羅米字笈多體

塞克族語言

突厥文

約公元6世紀

新疆、甘肅、蒙古等地

拼音

多數來自阿拉美字母

突厥、回紇、黠戛斯等族語言

回鶻文

公元8世紀

新疆

拼音

粟特字母

回鶻語

契丹文

公元920年

東北、華北

表意/拼音

脫胎于漢字

契丹語

喀喇汗王朝突厥文

約公元10世紀

新疆

拼音

阿拉伯字母

喀喇汗王朝突厥語

西夏文

公元1036年

寧夏、甘肅、陜西、青海、內蒙

表意

脫胎于漢字

西夏語

女真文

公元1119年

東北、華北

表意

受漢文和契丹文的影響

女真語

八思巴字

公元1269年

全國

拼音

源于藏文字母

蒙古語、漢語、藏語等

察合臺文

公元13世紀

新疆

拼音

阿拉伯字母和波斯字母

察合臺語

滿文

公元1599年

全國

拼音

回鶻文

滿語

 ?。ǘ﹤鹘y民族文字

  傳統民族文字是指歷史上形成并沿用至今的少數民族文字。其中蒙古文、藏文、維吾爾文、哈薩克文、朝文等是具有官方法律地位的文字,通用于本民族,是我國使用最充分最廣泛的少數民族文字。

  還有部分民族文字缺乏規(guī)范,使用范圍十分有限,一般不在行政、教育、媒體等正式書面領域使用,僅限于民間或特定宗教活動領域使用。這類文字包括的范圍非常廣泛,實際文種數目難以準確統計。它們大致可分為三類。

  一類是漢字系民族文字,即根據漢字的偏旁部件和造字結構形成的文字,如古壯字、古白字和京族的字喃等。此外,苗族、瑤族、布依族、侗族、毛南族、仡佬族、仫佬族、哈尼族等民族地區(qū)也曾發(fā)現漢字中夾用民族文字的情況。

  另一類是自創(chuàng)文字,最初主要是用于宗教占卜活動的幾種少數民族文字,如古彝文、東巴文、哥巴文、藏族爾蘇支系的沙巴文和水族的水書等。這些文字使用的范圍狹窄,并僅為傳統宗教人士世襲使用,因此有的逐漸流于失傳。

  第三類為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西方傳教士創(chuàng)制的用于基督教活動的少數民族文字,大多依據或參照拉丁字母設計,用以翻譯《圣經》和其他宗教讀物。目前仍在使用的如滇東北的柏格里苗文,云南武定、祿勸一帶的柏格里字母彝文、傈僳文,云南佤族地區(qū)的撒喇佤文,拉祜族地區(qū)的老拉祜文,景頗族地區(qū)的老景頗文等。

  傳承至今的民族文字總表

文字

起源時間

地區(qū)

類型

字母

語言

蒙古文

公元1204年

內蒙古、東北

拼音

回鶻文

蒙古語

托忒蒙古文

公元1648年

新疆

拼音

回鶻文

蒙古語衛(wèi)拉特方言

藏文

公元7世紀

西藏、青海、甘肅、四川、云南

拼音

梵文

藏語

維吾爾文

公元10世紀

新疆

拼音

阿拉伯文

維吾爾語

哈薩克文

伊斯蘭教傳入哈薩克地區(qū)后

新疆

拼音

阿拉伯文

哈薩克語

朝鮮文

公元1444年

吉林、遼寧、黑龍江

拼音

自源

朝鮮語

柯爾克孜文

伊斯蘭教傳入柯爾克孜地區(qū)后

新疆

拼音

阿拉伯文

柯爾克孜語

西雙版納傣文

約公元13世紀

云南西雙版納州等地

拼音

巴利文

傣語西雙版納方言

德宏傣文

約公元14世紀

云南德宏州等地

拼音

巴利文

傣語德宏方言

傣繃文

約公元13世紀

云南瑞麗、瀾滄、耿馬等縣

拼音

巴利文

傣語德宏方言

金平傣文

約公元18世紀

云南金平縣

拼音

巴利文

傣語金平方言

錫伯文

1947年以滿文為基礎創(chuàng)制

新疆

拼音

回鶻文

錫伯語

古彝文

集大成于元末明初

云南、四川、貴州

表意

自源

彝語

古壯字

約唐代

廣西

表意

漢字

壯語

古白文

公元9~10世紀

云南

表意

漢字

白語

字喃

待查

廣西

表意

漢字

京語

苗、瑤、布依、侗、仡佬等

表意

漢字

苗、瑤、布依、侗、仡佬等語言

東巴文

約公元11世紀

云南麗江地區(qū)

圖畫象形

自源

納西語

哥巴文

稍晚于東巴文

云南麗江地區(qū)

圖畫象形

自源

納西語

沙巴文

約公元15~16世紀

四川甘孜、涼山、雅安地區(qū)

圖畫象形

自源

藏族爾蘇語

水書

不詳

貴州三都等地

圖畫象形

自源

水語

汪忍波傈僳文

約1920年

云南維西

音節(jié)

自源

傈僳語

柏格里苗文

1905年

云南東北、貴州西南地區(qū)

拼音

自源

苗語川黔滇方言滇東北次方言

柏格里傈僳文

1913年

云南武定、祿勸

拼音

自源

傈僳語祿勸方言

老傈僳文

1912~1914年

云南怒江、麗江、大理地區(qū)

拼音

拉丁字母變體

傈僳語怒江方言

撒喇佤文

1912年

云南普洱、臨滄等地

拼音

拉丁字母

佤語巴饒克方言

  (三)創(chuàng)新民族文字

  新創(chuàng)改進的民族文字是政府幫助創(chuàng)制和改進的少數民族文字。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政府非常重視解決少數民族的文字問題,在調查研究、尊重群眾意愿的基礎上,陸續(xù)為壯、布依、侗、黎、苗、佤、彝、納西、傈僳、哈尼、土等民族新創(chuàng)了拉丁字母形式的拼音文字,同時,還為部分需要改進的少數民族文字進行了改進工作。這些文字在雙語教學和成年人掃盲等許多領域的使用中,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新創(chuàng)民族文字共有17種,包括壯文、布依文、侗文、湘西苗文、黔東苗文、川黔滇苗文、載瓦文、哈尼文、納西文、傈僳文、佤文、土文、羌文、四川規(guī)范彝文和從傳教士所創(chuàng)文字改革或改進的滇東北苗文、景頗文、拉祜文。除四川規(guī)范彝文外,這些文字都是根據1957年國務院會議通過的《關于少數民族文字方案中設計字母的幾項原則》制訂或修改的,都采用拉丁字母,表音方式盡量與漢語拼音方案一致。

  這些新創(chuàng)文字有3個共性的特征:一是以拉丁字母為基礎創(chuàng)制的;二是以本民族的某個地區(qū)的方言為參照創(chuàng)制的,如壯文是以壯語北部方言為基礎方言;三是加入能代表本民族特有發(fā)音的符號和聲調。

  創(chuàng)制與改進的民族文字總表

文字

創(chuàng)制

時間

地區(qū)

類型

字母

語言

壯文

1955年

廣西

拼音

拉丁字母

壯語北部方言

四川規(guī)范彝文

1975年

四川涼山州

音節(jié)

自源

彝語北部方言

布依文

1956年

貴州

拼音

拉丁字母

布依語

侗文

1958年

貴州、湖南、廣西

拼音

拉丁字母

侗語南部方言

湘西苗文

1956年

湖南湘西州

拼音

拉丁字母

苗語湘西方言

黔東苗文

1956年

貴州

拼音

拉丁字母

苗語黔東方言

川黔滇苗文

1956年

貴州、云南、四川

拼音

拉丁字母

苗語川黔滇方言

滇東北苗文

1956年

貴州、云南

拼音

拉丁字母

苗語川黔滇方言滇東北次方言

載瓦文

1957年

云南德宏州

拼音

拉丁字母

景頗族載瓦語

哈尼文

1957年

云南紅河、普洱、西雙版納地區(qū)

拼音

拉丁字母

哈尼語哈雅方言

納西文

1957年

云南麗江、大理地區(qū)

拼音

拉丁字母

納西語西部方言

羌文

1990年

四川阿壩州

拼音

拉丁字母

羌語北部方言

傈僳文

1957年

云南怒江、麗江、大理地區(qū)

拼音

拉丁字母

傈僳語怒江方言

拉祜文

1957年

云南普洱、臨滄地區(qū)

拼音

拉丁字母

拉祜語拉祜納方言

景頗文

1957年

云南德宏州

拼音

拉丁字母

景頗語

佤文

1957年

云南普洱、臨滄地區(qū)

拼音

拉丁字母

佤語巴饒克方言

土文

1979年

青海互助縣

拼音

拉丁字母

土族語互助方言

  

  中國民族文字以不同的文字形式記錄下本民族的語言,傳承著各民族的文化和精神,它們和漢字一起,組成中華文字大家庭,共同凝聚了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和燦爛文明。展廳內精美的民族文字文物、圖文并茂的展板、先進的多媒體展示使參觀者在展廳對中國少數民族文字的歷史、現狀有大概的了解,進而感受到中國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二、臨時展覽——中國少數民族文字文物文化系列展

  作為以文字為主題的專題博物館,中國文字博物館的臨時展覽同樣以文字為主,民族文字的展覽更是不可或缺。早在2009年11月開館之際,中國文字博物館便和民族文化宮博物館聯手打造了一個以少數民族文字為主題的臨時展覽——“民族文化宮博物館館藏少數民族文字文物精品展”,并取得了巨大成功。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各民族都有其鮮明的民族特色及風土人情。安陽地處中原,是漢字和華夏文明的重要發(fā)祥地,如何展示周邊地區(qū)少數民族的文字、文化,是中國文字博物館義不容辭的責任?;娟惲械诙糠种皇菍ι贁得褡逦淖衷趶V度上的一個簡要介紹,并未在深度上進行挖掘、展示。為使文字愛好者及廣大觀眾對少數民族文字有更深的了解,中國文字博物館與寧夏、新疆、廣西、西藏、內蒙古、云南、青海等地省級博物館聯合,相繼推出了大型臨時展覽——“中國少數民族文字文物文化系列展”,進一步展示中國民族文字多樣性及少數民族文字魅力,展示輝煌燦爛的少數民族文化。

 ?。ㄒ唬┱褂[意義

  中國文字博物館推出的“中國少數民族文字文物文化系列展”,旨在把館內臨時展覽辦成展示我國各少數民族文字、文化的窗口,這不僅能豐富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還能增進我國各民族間的相互了解,使得各民族間相互尊重、和諧相處。

  本展覽以民族文字為吸引亮點,民族文物為重要載體,民族文化為必要補充,牢固樹立民族文字品牌意識,更好地吸引博物館觀眾,力爭滿足其不需遠行就能了解各民族文字、體驗各民族文化的心理,為實現博物館教育功能開辟新的思路。

 ?。ǘ┱褂[實施

  “中國少數民族文字文物文化系列展”在中國文字博物館開館之后開始策劃,進入緊張有序的籌備階段,同時派遣由館領導和業(yè)務人員組成的考察團隊赴寧夏等地的相關單位參觀學習,并就合作舉辦展覽的具體事宜進行商談。

  “中國少數民族文字文物文化系列展”從2010年底正始開展,截止目前,共舉辦了7個篇章,每個篇章展期一般為3個月,展覽重點在于少數民族文字。為此,展覽尤其注重文字文物的選擇,這些文字文物包括各類經卷、木雕版、文獻古籍、碑刻、木牘等諸多種類。

  已舉辦的“中國少數民族文字文物文化系列展”情況一覽表

展覽名稱

展覽時間

文字種類

文物情況

民族文化

合作單位

中國少數民族文字文物文化系列展——寧夏篇

2010.12.15~2011.3.15

西夏文

西夏文殘碑、木雕版、拓片、佛經、青銅器、泥塑、石刻等

工藝、佛教、建筑等西夏歷史文化

寧夏

博物館

中國少數民族文字文物文化系列展——新疆篇

2011.4.20~2011.7.20

佉盧文、龜茲文、于闐文、突厥文、回鶻文等

佉盧文木牘、手抄經卷、金銀器、服飾等

民族服飾等西域文化

新疆

博物館

中國少數民族文字文物文化系列展——廣西篇

2011.8.23~2011.11.23

壯文、水書

青銅器、陶器、木牘、玉石器等

青銅工藝、民族服飾等甌駱歷史文化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博物館

中國少數民族文字文物文化系列展——內蒙古篇

2011.12.2~2012.3.2

契丹文、女真文、八思巴文等

佛經、金銀器、青銅器、馬具、造像等

中國古代北方草原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文化習俗及審美情趣等

內蒙古博物院

中國少數民族文字文物文化系列展——西藏篇

2012.10.25~2013.1.25

藏文

佛經、木雕版、佛教造像、法器、唐卡等

雪域高原的歷史、藏傳佛教、文化藝術等

西藏博物館

中國云南少數民族文字文物文化展

2012.6.28~2013.10.8

東巴文、傣文、彝文、傈僳文等

文字古籍、金銀器、漆器、竹器、服飾等

云南26個民族的各種工藝、面具、服飾等民俗文化

云南民族博物館

中國云南少數民族文字文物文化展

2013.1.28~2013.3.28

藏文

藏文佛經、佛教造像、法器、唐卡、服飾等

青海的歷史、文化藝術、民俗風情等

青海省博物館

  

  

  中國文字博物館在未來的臨時展覽規(guī)劃中,將把“中國少數民族文字文物文化系列展”這個特色展覽辦下去。一是繼續(xù)與貴州、湖南、湖北、甘肅、福建、東北等地民族文字文化特色鮮明的博物館展開合作,進一步推出展覽;二是把展覽做大、做好,并將其打造成一個精品展覽,一個品牌。

  三、結語

  不管是基本陳列還是臨時展覽,中國文字博物館的民族文字陳展都得到了社會各界人士的一致好評,取得了很好的社會效益。但民族文字展覽在舉辦的過程中也會遇到一些難以走出的困境。

  首先是觀眾的參觀熱情與民族文字的相對冷僻之間的矛盾不可調和。文物具有生動、直觀、形象、可信的優(yōu)勢,進入博物館的大多數觀眾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文物本身上面,對展板上的文字往往匆匆一瞥,甚或視而不見,更不用說對他們來說像天書一樣的少數民族文字,尤其是那些無人能識或不能完全釋讀的死文字。觀眾懷有濃厚的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欲望來到博物館,本想通過參觀展覽增進對民族文字文化的了解,一旦遇到絲毫沒有接觸過的天書文字,便會熱情驟降,以至于走馬觀花,甚至匆匆結束參觀。

  其次是民族文字專業(yè)人才的匱乏。中國少數民族文字種類如此豐富,與此不相稱的是少數民族文字專業(yè)的從業(yè)人員相對較少,尤其是那些不再使用的文字。中國文字博物館在這方面的人才更是嚴重匱乏,全館無人精通哪怕一種民族文字?;娟惲械纳贁得褡逦淖植糠质窃陂_館前聘請相關的專家學者層層論證才得以面向觀眾的。展柜中文物和展板上的民族文字也無人能識,講解員在這里的講解工作也只能是對民族文字進行粗線條的概括性介紹。諸如此類的問題還有一些。中國文字博物館將通過增加展覽的趣味性、引進人才等途徑逐步解決。

  中國文字是中華民族的基本標識,也是中華文明的顯著標志,在我國數千年的歷史長卷中,文字對凝聚民族精神、傳承華夏文明、維護國家統一發(fā)揮了重要作用。中國文字博物館始終以振興民族文化,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為本職,舉辦的關于少數民族文字文化的基本陳列和臨時展覽,必將增進各民族間的相互了解與相互尊重,增強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引自:《中國民族文博(第五輯)》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圖或來源標注錯誤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