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路壯戲,主要流傳于田林、隆林、西林、百色等地(屬于壯語北部方言系統(tǒng))。北路壯戲是在舊州一帶的民歌、唱詩和民間雜?!鞍宓蕬颉钡幕A上發(fā)展起來的。田林舊州是位于滇黔桂三省交界處,是邊界商品交換的集散地,商品經(jīng)濟的發(fā)展,促進了個民族文化藝術的交流。這為北路壯戲的產(chǎn)生提供了土壤。清乾隆、嘉慶年間,當?shù)厮嚾宋樟嘶泟〉哪承﹥?yōu)點將其糅合進本地用壯族和民間歌舞形式表演的“土戲”,豐富和發(fā)展了壯戲,成為田林九州壯戲的開山祖。到近代,田林壯戲趨于定型。當?shù)厮嚾嗽群蠼M織過壯劇戲班。在農(nóng)閑、節(jié)慶期間進行演出,光緒年間曾組織有“興隆班”等壯戲班子,還常到附近地區(qū)演出。早期的藝人還應邀到隆林、西林等附近縣去傳藝。西林那勞在嘉慶二十年就成立有半職業(yè)性質(zhì)的壯劇戲班,隆林壯戲藝人季兆龍曾在光緒年間組織過龐大的“維新班”。后來,壯劇又流傳到云南文山壯族地區(qū)。云南省富寧縣在光緒三年(1877年)就有了較為完整的壯劇《儂智高》的手抄本。
北路壯劇是伴隨著民族的生產(chǎn)活動而發(fā)展的。常在婚嫁、節(jié)日和歌圩的時候登臺表演。多采用“乖阿咧”唱腔,“乖啊咧”在壯語中是“聰明”的意思。北路壯族將壯族民間的諺語、俚語、格言融入劇中,采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對仗工整、詞匯豐富、押韻自然,在戲劇語言藝術方面獨樹一幟。
北路壯劇早期的劇目,有很多是根據(jù)壯族民間故事改編的,如反對封建婚姻制度、追求自由戀愛的《卜牙》、《文龍與肖尼》、《劉四姐下凡》、《牛郎》、《鯉魚姑娘》等。近代以來,大量編演“朝代戲”(即歷史故事戲),如《楊家將》、《長坂坡》等,反映反宋斗爭的《儂智高》和抗法斗爭的《劉二打番鬼》,以及歌頌農(nóng)民起義的《太平天國》等。為了表現(xiàn)更豐富的題材內(nèi)容,北路壯戲的音樂唱腔,在原有的“正調(diào)”基礎上,吸收民間音樂因素,發(fā)展出武公調(diào)、老漢調(diào)、丑角調(diào)、哭調(diào)、哀調(diào)、梳妝調(diào)、過場調(diào)、馬到林等,屬聯(lián)曲體形式。伴奏樂器主要有壯族的鼓、釵、鑼、馬骨胡、葫蘆胡以及笛子、三弦、二胡、嗩吶等。在表演上有獨特的身段、步法、手法,武打運用南拳,丑角背轉身出場,旦角擺手轉踏而唱,舞扇技藝也別致、豐富。語言唱詞和道白都用壯語,唱詞多道白少。服裝多用民族服裝,或是白布加彩畫而成,化妝簡單樸素。
參考資料:《壯族簡史》編寫組《壯族簡史》,民族出版社 ,2008年7月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