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16日、17日,四川人民藝術(shù)劇院創(chuàng)排的話劇《巴交龍布》在中國劇院上演。該劇講述了納西族黨員巴交龍布常年堅守大山深處,為村民提供金融服務的事跡。
巴交龍布,納西語,意思是“石頭上的寶”。巴交龍布生活在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木里縣俄亞納西族鄉(xiāng),這里地處川滇五縣交界處,散落著納西族、藏族、彝族、蒙古族、普米族等少數(shù)民族聚居的28個村寨。由于交通不便,俄亞鄉(xiāng)信用社唯一的員工巴交龍布只能牽著騾子、揣著現(xiàn)金,徒步把金融服務送到每個村。途中,他不僅要花十多天時間翻越海拔4000多米的寧朗山脈,還要提防野獸、泥石流等威脅。有一次,他被山上的落石擊中,一條腿落下了殘疾。
近30年來,巴交龍布累計行走28萬公里,為全鄉(xiāng)930多戶人家提供了存貸款、發(fā)放扶貧款和“三農(nóng)”補貼等金融服務。很多村民因此買上了良種、耕牛,安裝上了微型發(fā)電機、磨面機,蓋起了房子,做上了生意……納西族人認為,娘舅最親。因此,鄉(xiāng)親們親切地把巴交龍布喚作“銀行舅舅”。
話劇《巴交龍布》由著名導演查麗芳擔綱總導演。為了實現(xiàn)戲劇擅長的表達方式,該劇把與巴交龍布同行的騾子作了擬人化處理,將這對“難兄難弟”的經(jīng)歷作為貫穿全劇的一條主情節(jié)線。在雙方的對話交鋒中,既有喜劇的幽默,又有正劇的嚴肅。同時,納西族傳統(tǒng)文化也得到了豐富的體現(xiàn)。劇中,不僅有盛大的納西族婚禮、神圣的東巴祭祀儀式、歡快的納西族歌舞,還有對納西族信守承諾、吃苦奉獻等民族精神的彰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