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
用戶名: |
密碼: |
撮泰吉是僅存于貴州省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板底鄉(xiāng)裸嘎寨的一種古老的戲劇形態(tài)?!按樘┘笔且驼Z音譯,現(xiàn)在見到的文字音譯名稱有“撮襯姐”、“撮寸幾”、“撮屯姐”、“撮特基”、“撮泰吉”等十余種。簡稱“變人戲”?!按樘┘北粚<覍W者譽為“彝族戲劇的活化石”。
撮泰吉的主題是“先民耕作活動的由來,生動地再現(xiàn)了遠古先民的初始農耕活動。撮泰吉一般于農歷正月初三到十五演出,旨在驅邪祟、迎吉祥、祈豐收。表演主要分為祭祀、耕作、喜慶、掃寨四個部分,其中耕作是全戲的核心,主要反映彝族遷徙、農耕、繁衍的歷史。演出內容反映了彝族先民創(chuàng)業(yè)、生產、繁衍、遷徙的歷史。戲中對先民如何耕地、播種、薅鋤、收割、歸倉等生產過程,作了粗獷的示意性表演。同時,演出了他們祭祀天地、祖先、神靈的場面。
撮泰吉的表演形式十分獨特。表演者用白色頭帕將頭纏成尖錐形,身體及四肢用布緊纏,象征裸體。臺詞對白皆以吸氣發(fā)音,還發(fā)出猿猴般的吼叫聲,象征他們是生活在人類初期。表演時部分人頭戴面具,所戴面具主要有五面,分別是彝族老人(1700歲)、老婦人(1500歲)、苗族老人(1200歲)、漢族老人(1000歲)及小孩。面具長約一尺,前額突出、鼻子直長、眼睛及嘴部挖出空洞,用鍋煙涂為黑色,再以石灰及粉筆在額頭和臉部勾出各種線條,黑白相間,極顯粗獷、神秘、古樸和森嚴。不戴面具者為山林老人或山神(2000歲),是自然與智慧的化身。在表演期間,表演者走村串寨,每到一家,都要坐在火塘邊念一段吉祥祝辭,并向主人索要雞蛋和麻,走時再從柴房四角扯一把草。之后來到寨邊路口,把三個雞蛋埋入土中以預測來年年景,點燃茅草把其余雞蛋煮熟分食,口中念“火星走了,火星走了而結束。較為全面地向我們展現(xiàn)了西南初始的農耕社會。
撮泰吉對人類歷史文化意義重大。這種原始藝術具有戲劇發(fā)生學和藝術形態(tài)學等方面的研究價值,其中有關生產、生活的表演活動對于人類學、民族學等方面的研究也有重要參考價值。因撮泰吉在一個偏遠并切相對狹窄的區(qū)域流傳,保存比較完好,但傳承紐帶相當脆弱,急需搶救保護。目前撮泰吉有一個國家級傳承人、兩個省級非物質文化傳承人。其中,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羅曉云、文道華榮獲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稱號。
撮泰吉的傳承也遇到一些問題。據(jù)其傳承人介紹,撮泰吉現(xiàn)在存在很多盜版問題,比如在畢節(jié)市和其他地方,也有人在跳這個舞蹈,但是他們有些甚至連彝語都不會講。并且板底鄉(xiāng)的撮泰吉都是只在過年過節(jié)等重大節(jié)假日才表演的,而這些“盜版的”經常在其他地方上演,很多都已經商業(yè)化。
編號:Ⅳ-85
類別:傳統(tǒng)戲劇
申報地區(qū)或單位:貴州省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
參考資料:國家民委文化宣傳司組織編寫《國家級少數(shù)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集解》,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15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