仫佬族的藝術可分為戲劇、舞蹈、繪畫與雕刻等。
清代在仫佬族地區(qū)主要是以彩調(diào)為主。彩調(diào),又稱彩茶、對子調(diào),是廣西桂林、柳州、河池等地區(qū)各族群眾喜愛的地方劇種,也是羅城、宜州、柳城等地的仫佬族群眾所最喜愛的地方劇種。彩調(diào)劇的出現(xiàn),大約在1700年前后,是在廣西民間歌舞和說唱文學的基礎上,逐步形成和發(fā)展起來的,傳入仫佬族地區(qū)的時間較早。
彩調(diào)早期劇目為一旦一丑載歌載舞的對子調(diào),后發(fā)展為三個角色或多角色的劇目。當時的代表劇目有《雙看親》、《雙打店》、《三看親》、《王二報喜》、《王三打鳥》、《王麻接姐》、《下南京》、《娘送女》等。
仫佬族民間樂器(劉軍攝)
仫佬族民間舞蹈較具有代表性的有《依飯舞》、《裝身學法舞》、《花燈舞》和《獨角鷲舞》。
《依飯舞》源于仫佬族依飯節(jié)中的唱神表演。依飯節(jié)是仫佬族一個特色獨具的節(jié)日,清代最為盛行。依飯節(jié)要敬奉36方神靈,把他們一一請來。請到誰,就戴上該神的面具手舞足蹈地進行表演。不同的神靈戴不同的面具、跳不同的舞蹈動作。舞蹈由二三人表演,以罡步為主,有“三步”、“五步”、“丁步”罡,動作強烈平穩(wěn),舞蹈語言鮮明。
《裝身學法舞》是從仫佬族的“追魂” 、“叫魂”法事表演而來,具有本民族的特色。仫佬人過去缺乏科學知識,誤認為人生病了是被魔鬼攝去魂魄所致,必須請道師來為病人追還魂魄使病人好轉(zhuǎn)?!堆b身學法舞》是追魂的第三項程序。其跳法是:由一人舞蹈,兩人打鼓和吹錫角伴奏。舞蹈動作以10個手訣和36個罡步為主,以膝蓋顫動貫串始終。罡步輕盈多變,手勢柔運自如,舞姿柔美,感情內(nèi)斂。
《花燈舞》源于仫佬族為逝者做道場而來?;粑枋沁^“十王殿”前的一段表演。表演者為四人,每人頭上頂一燈碗,雙手各托一燈碗,稱花燈。舞蹈有三個段落,一是表演者在原地走罡步和轉(zhuǎn)花燈拜東西南北中五個方向。二是串三門,即一邊盤燈,一邊在三道門中穿梭換位。三是行壇倒步:將花燈碗撲于地上,在原地走罡步。最后作揖叩拜結束。
仫佬族地區(qū)的繪畫與雕刻多體現(xiàn)在建筑物上,如民房、風雨亭、寺廟等,這些畫作與雕刻(木雕、石刻)多為裝飾性圖案,且用建筑物的門、窗、柱墩和墻壁作為載體。房屋建筑多用石灰批墻,墻壁粉白,在房屋內(nèi)墻壁約1米高處,用松墨和粗棉線壓成火磚紋。在內(nèi)壁和大門上方依山墻順勢繪上約40厘米高的壁畫,圖案多為花、鳥、蟲、魚、麒麟、龍、鳳和云彩、葫蘆等,形象生動。還在挑梁(也稱挑手)、大柱的石墩上雕刻各種藝術圖案。
仫佬族剪紙、刺繡紋樣(劉軍攝)
參考資料:
1.潘琦主編,《仫佬族通史》,北京:民族出版社,2011年;
2.李干芬、胡希瓊著,《仫佬族》,北京:民族出版社,1991。